为什么建议大家一定要读读这位宰相的教子书?
“始终敬慎,有古大臣之风”,这句话是康熙帝对宰相张英的评价。虽然世人称羡其位极人臣的地位,但真正让这位宰相美名远扬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清康熙年间,桐城张家与吴家因宅基地争执。张英回诗劝家人:“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张家退让三尺,吴家感动亦让三尺,遂成六尺巷。
这就是“六尺巷”故事的由来。现实生活中的张英不仅清正廉洁,乐善好施,还非常善于从庸常琐碎的现实中汲取和总结智慧。
他将这份智慧编写成家书传于子女,教育成效令人惊叹:四个儿子全部高中进士,入朝为官。尤其是次子张廷玉,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后人赞叹:“父子双宰相,一门六翰林”。
我们从张英和张廷玉写给子孙后代的家书中精选了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内容,将这份智慧编写进《传家:父子宰相教子书》,涵盖了读书、交友、修身、治家等丰富的主题——
对于读书,他说:
先兄授以引睡之法:背读上《论语》数页或数十页,使心有所寄。予试之,果然。
对于修身,他说:
天下有学问、有识见、有福泽之人,未有不静者。
对于教育,他说:
所恃以长子孙者,毕竟是“耕”“读”两字。
对于交友,他说:
脱有一淫朋匪友,阑入其侧,朝夕浸灌,鲜有不为其所移者。
对于持家,他说:
俭于居身而裕于待物,薄于取利而谨于盖藏。
简单来说,就是做人要沉稳,要结交靠谱的朋友,要谨慎点花钱,还要有些雅志,多游山玩水,这种开阔眼界的过程,正是培养豁达胸襟的必经之路。
正如《传家》中所展现的,张英父子在修身、处事及持家上的智慧,足够让我们受用一生了。所以我非常建议你去翻开这本书,去看一朝宰相是怎么教育自己的子孙后代的,也去看看他是如何不断精进、提升自我的。
发布于:北京市股票配资公司开户网站.配资炒股真专业.股票最新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